集团

重庆建工控股、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市政府谭家玲副市长、中国建设银行庞秀生副行长出席

发布时间:2016-11-11

1110日,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渝举行,标志着双方将携手共同助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庆市政府谭家玲副市长和中国建设银行庞秀生副行长出席,重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市银监局,重庆建工控股以及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和建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由重庆市金融办主任阮路主持,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书记王晓永和重庆建工控股总经理陈晓先后发言。王晓永表示,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实施方式,为商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发挥全牌照银行集团优势,扎实稳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目前,建行已与央企武钢集团、地方国企云南锡业、厦门及广东等地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其中武钢集团、云南锡业已成功引入债转股首批资金。建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建总行的鼎力支持下,结合当地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经营情况,积极探索债转股业务模式,成功与重庆建工控股达成合作意向,成为重庆市支持地方国企市场化去杠杆的首单落地项目,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大力支持重庆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陈晓表示,重庆建工控股、中国建设银行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由建设银行吸纳社会资本,通过资管平台或设立产业基金方式投资建工控股旗下公司股权、债权资产,用以调整融资结构、经营周转和优质项目投资建设等,从而降低建工控股资产负债率,增强资本实力,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同时促进建工控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也使投资人分享到企业成长发展的收益,促进建工控股健康发展。

签约仪式中,重庆建工控股、中国建设银行签订了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建设银行安排100亿元资金参与企业债转股,支持其增资本、提利润、拓市场。这也标志着重庆市首单国企市场化债转股工作迈出坚实的步伐。

据了解,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由重庆市国资委100%控股。下辖各层级独立法人全资企业56家、控股企业16家,对外参股企业18家。注册资本金14.37亿元,总资产647.87亿元。2015年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8名、中国建筑企业500强第16名、重庆市百强企业第3名。建行重庆市分行根据建工控股转型发展需要,为其实施100亿元的债转股融资方案,以降低企业杠杆率,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债转股融资方案主要围绕建工控股增资本、提利润、拓市场三方面开展。一是对建工控股核心成员企业增资扩股,通过对成员企业增资扩股,增加成员企业净资本,增加成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设立并购基金,阶段性优化调整建工控股合并财务报表,提升集团盈利水平。三是设立并表型基金投资建工控股承接的PPP项目,助推建工控股转型发展。

市场化债转股作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增强资本实力、降低财务成本、推动股权多元化,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是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的重要结合点,有利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

今年年初,建行组建了去杠杆“春雨”项目组,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委,探索市场化债转股模式。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在建总行的直接参与下,武钢和云南锡业已成功引入债转股首批资金。武钢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置换高息负债;云南锡业通过设立基金,引入信达资本、建信养老金公司等资金,投资客户矿权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偿还负债等方式为客户降低成本,改善债务结构。建行重庆市分行也在建总行的直接指导下,为建工控股提供了“降杠杆实施方案”;同时与建工控股达成债转股合作意向,成为重庆市支持地方国企市场化去杠杆的首单落地项目。下一步,建行重庆市分行将继续为市内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提供降杠杆方案,帮助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有效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此次签约仪式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降低企业杠杆率,支持重庆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