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扶贫路”
■ 重庆市巫山支行驻村第一书记 刘洋
3月13日,海拔1100米的朝元村仍是飘雪的时节。下班后,我便乘农用车到离村委会13里路的小风口村民聚居处营销,希望通过进驻“建行裕农通”,打通周边村民的便捷金融通道。
晚上7点半交谈完毕,我与村民道别后,便踏上回住宿点的路。离开村舍,才恍然意识到天已黑尽,路上已没有载客的车辆,只能步行返回。夜很黑,伸出手只能隐约看见手掌,我掏出手机照明,虽不明亮,却也足以支持我缓慢地向前行进。一路上凛冽的风从袖口衣领钻入,冻得我时不时一阵寒颤。
走了十来分钟,由于天气太冷,手机猝不及防地自动关机了。顿时黑暗笼罩了我,只能选择往前走。透着朦胧至极的夜光,瞅见路旁田里有个人蹲在那里。荒野中怎么还会有人?我喊了一声,那身影纹丝不动。我瞬间倒吸一口冷气,腿有些发软。我下意识边走边仔细查看,可这不看还好,越看越感觉那个人影怪怪的,似乎穿着雨披戴着尖帽,“他”的不吭不响让我毛骨悚然,我攥紧手提包撒腿就跑(翌日去探个究竟,才发现那只是个稻草人)。
大约跑了一两里路程,双腿已软得完全不听使唤,被迫减速改为疾行。砰!祸不单行,正恐惧至极的我又一脚绊到石头上,一个大马趴倒在“事故现场”。右脚大趾受到了重创,霎时钻心地痛。黑漆漆的四周,我根本无法辨别自己走到哪里了,零星的几点亮光在对面山腰微弱地闪烁,我强撑着身体,略带瘸跛地继续前行。
前面终于出现了明亮的灯光,眼看就要到达农户家,一只狗闻声窜出向我飞奔而来,吓得我惊慌失措,只好用手提包护住脸,准备和它来一场肉搏战。狗叫声惊动了主人,主人一声喝住了它。主人认出了我是扶贫第一书记,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并奉上热茶。和他聊了一会儿近期家里脱贫的情况,便准备起身告辞,主人执意要用他的摩托车送我回村,说这黑灯瞎火的你一个人怎么走。我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好不感激。
是夜,我思绪万千,彻夜难眠。是啊,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头攒动,没有高楼云耸,没有亲人朋友,更没有宽床厚被……但这里有善良的人们,有穷则思变的乡亲。我作为“第一书记”,不能畏惧环境的艰苦,更不能被一次夜路吓破胆。没有爬不上的坡,没有过不去的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工作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况且,在这里我并不孤独,我在这里是艰辛而幸福的,因为我与全村4300多名乡亲为了同一个中国梦携手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