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小心方能“养”得万年“基”——访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稽核监察部席晓峰

发布时间:2009-07-29

■ 本报记者 余江灏  晏明

 

 

 

    对于国内基民来讲,最关注的莫过于持有的基金净值涨了多少,年回报率是多少,在所有基金中排名又是多少,对于稍微“资深”一些的基民,或许他们还会关注基金的仓位以及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然而所有的投资者可能都忽略了,在基金经理为基民们 “冲锋陷阵”的时候,基金公司里还有一群风险管理人员在默默无闻地为这些基金“保驾护航”。

 

    在席晓峰看来,国内投资市场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往往为追求单纯的回报率而忽略了投资产品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趋热的时候,风险意识变得更加薄弱。而对于代客理财的基金公司,客户投资于公司管理的基金,同时也把控制风险的责任托付给了你,因此,在为客户赚取收益的时候,管理好风险也尤为重要,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

 

    “条条框框”的保障

 

    “现在整个基金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都是比较完善的,即使跟国外的基金公司相比,在风险控制组织结构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席晓峰说到。

 

    作为机构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都有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看过基金合同的投资者都会对这些制度有所了解,或许有投资者觉得这些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可能阻碍基金的投资和基金净值的增长。

 

    对此席晓峰解释道:“其实,正是这些‘繁琐’的规定才能够让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在保障基金资产安全的同时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坚持的是“全员与全程结合,风控与发展并重”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了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督察长、稽核监察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构成的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风险政策的制定者,负责控制公司整体运作的风险。督察长负责组织、指导公司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稽核监察部负责执行公司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对公司内部管理及基金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及时提出警示,而各业务部门员工则是第一线的风险责任人。风险防范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要对潜在的风险做一个风险识别,因为在基金运作的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在风险刚刚出现甚至有可能出现的时候去发现它;其次,就是在发现风险后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比如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这些问题有多大,影响有多深,要对它做一个全面的诊断;最后,提出风险控制的办法进行应对。控制风险的办法有很多种,除了承受在公司风险限额内的风险操作外,如果有风险对冲的工具,可以采用对冲方式进行风险转移;如果认为风险过大,可以采用减小风险的方式降低风险,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做增加风险的操作以避规风险。”

 

    席晓峰告诉记者,在基金的运作中,条条框框的限制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基金经理的授权以及各种类型的风险指标控制。每个基金经理投资股票,都会有具体的规模权限,如果超过这个权限就必须得到投资总监或者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授权,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这个权限是不允许随意扩大的。此外,基金的仓位、个股集中度、交易的方式也都会受到监控,比如股票的仓位或者个股的权重因为市场上涨而超过了风险指标,即使这只股票的涨幅再高,基金经理也要在风险管理人员的提示下在相应的时限内做出调整,以达到合规或风控的要求。

 

    风险管理也是一种收益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已,我们常说风险越高收益越大,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思考,同样投资条件下,别人因为风险事件出现了问题,而我们因为风险管理做得到位而避免了损失,那么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收益呢?”席晓峰这样说到。

 

    的确,基金业作为一个管理资产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往往随着市场波动的加大,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这时风险管理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别人的损失,良好的风险控制带来的实际也是一种收益。

 

    记者的话:

 

    在做风险管理以前,席晓峰是一位基金分析师,谈及工作岗位的变化,席晓峰说道,从这几年的经历体会到,基金业作为一个金融资产管理的行业,它的风险管理在不断的趋于成熟,一个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保障投资的安全性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同时这应该也是公司股东、管理层以及行业的监管者所希望的。而对于投资者,相信他们在逐渐了解基金公司的运作体制以后,也会希望基金公司能有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来保障他们的资金安全。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详情咨询675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