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看到过的这些案例表明,无论在高速公路或游乐场,在国会走廊和医生的候诊室,“先到先得”的排队伦理正在被“花钱即得”的市场伦理所取代。而这种转变反应了某种更大的问题,即金钱和市场越来越侵入此前由非市场规范所调控的各个生活领域。
雇人排队、倒票或倒卖门诊号有什么错吗?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没有错。赞同市场伦理压倒排队伦理的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尊重个人自由的观点,另一个是关于福利或社会功利最大化的观点。第一种是自由至上论的观点。它主张,人应当有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买卖任何东西,只要他们没有侵犯其他人的任何权利。自由至上论者反对禁止倒票或倒卖门诊号的法律,其理由与他们反对禁止卖淫或禁止买卖人体器官的法律的理由是一样的:他们认为,这样的法律通过干涉成年人的选择而侵犯了个人自由。
支持市场伦理的第二种观点是经济学家更为熟悉的功利主义。它认为,市场交换会惠及买卖双方,因而可以改善我们的集体福利或社会功利。我和替我们排队的人达成交易这个事实,证明我们在结果上都是受益者。只需要支付125美元而无须排队等候就可以看到莎翁戏剧肯定会使我受益,否则我不会雇人去替我排队。排队者得到125美元也肯定使其受益,否则他就不会接这份活。我们俩因为我们的交换而在结果上都获得了好处。因为我们的功利也都增加了。这就是经济学家说自由市场有效分配物品的意义所在。通过允许人们进行互惠的交易,市场把物品分配给了那些最珍视这些物品价值的人,而衡量标准便是他们的支付意愿。
我的同事格雷戈·曼昆是一位经济学家,他是美国使用最广泛的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之一。他以倒票的例子阐明了自由市场的优点。“如果经济要有效地配置其稀缺资源,那么物品就必须分配给那些最珍视其价值的消费者。倒票就是市场如何达到有效结果的一个例证……通过索要市场可以承受的最高价格。黄牛党有助于确保那些有最大意愿付费购票的消费者真正拿到票。”
如果自由市场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票贩子和替人排队公司就不应当因为违反排队伦理而受到指责;相反,他们应当受到赞扬,因为他们把被低估的物品送到了那些最愿意出价购买它们的人手里,进而提高了社会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