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这是产业界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而中国的山寨产品广泛存在,走在仿冒与侵权之间的灰色地带,一直为品牌厂商、国际品牌所指责。苹果进军中国后,更为山寨手机的“崛起”提供了广泛平台,但经过5、6年的发展,山寨已不是简单粗暴的模仿。2007年初,山寨机还停留在对热门机型简单外形模仿阶段。这时的山寨机还是依靠单纯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来吸引用户的注意;第二阶段是贴身肉搏、真假难分。山寨机在仿制热销机型方面的造诣越来越强,很多机型都能做到让业内人士难辨真假的境地;第三阶段是主动出击、不断调整创新。山寨机后期的发展创新不断,外形方面突破很大,已经跳出模仿的圈子,功能方面的改进也不少,大屏、手写、电视等概念全都融入进来。大喇叭、双卡双待、手写触控就是山寨机的原创。时至今日,部分山寨手机已经成为“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在刚刚闭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这一话题亦引起了关注。
热点:现阶段的中国,应该山寨吗?
支持:
没有证据显示目前的监管环境妨碍了中国经济持续达30年的高速增长。山寨的行为可能有一两个方面需要改革,但中国目前应该把重点放在企业家身上,尤其要关注年轻的企业家,不要给他们制造障碍。只有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才应将关注重点转向知识产权保护和培养新创立的品牌。——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李稻葵
虽然山寨手机逃避监管不好且不应该,但仍有亮点,特别在成本控制上。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山寨手机为什么便宜?成本低。为什么成本低?很大原因是山寨手机用的芯片是整体解决方案,将很多功能都集成到芯片中,手机的开发商花很少的成本把手机的整体做出来,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确实值得参考。所以我们现在也希望今后芯片厂家能够在设计当中,不光有芯片的功能,而且把手机大部分的功能都集成在芯片里面,这个可以减少手机制造厂商的成本。——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
山寨产品在中国存在的基础,是中国8亿规模的廉价劳动力,这种劳动力成本相对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每一个山寨行业都有一条从原材料,到组装生产、渠道销售的完整链条,在促进就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为人均年消费额仅有6751元的广大国内消费者以及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高价品牌产品之外的第二选择。——北京百世福达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
反对:
如果中国不强有力地执行知识产权制度,我不敢说中国不会出现创新,但可以肯定地是,中国人才的潜能将得不到充分发挥。中国不能一以贯之地切实执行知识产权法使得盗版在中国成了理所当然的事,重要制造业及出口领域的很多中国企业得以大批量生产和销售山寨产品,而不必担心受到惩罚。但这也使得许多外国公司对于将自己最好的一些创意引入中国内地心存戒心。“山寨”行为为商界定下了不良的整体基调。制定法律的过程需要可预测性,需要透明性。一种多年来都完全合法的东西突然间被用非法手段制造出来,这种情况是不能让人接受的,这会阻碍创新并且抑制企业家精神。如果对知识产权没有足够的保护,中国很可能会面临人才外逃的局面。——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山寨”行为弊大于利,不仅仅是模仿或者COPY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捞一把是一把,这样思想的结果没有创造力,没有科学的研究功底,只是靠抄袭别人,整个经济包括产业链是不可持续的。应该在思想行为和思想方法,包括思想教育上去着手,环境和氛围健康了,那么其整个行为和政策才会正常。如果其思想行为和意识都没有达到这种高度的话,你想解决这样的问题靠政策也好,靠措施也好,我觉得解决不了,“山寨”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前景对经济向好发展是一种很大的阻力和破坏。——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